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走进市场看信心)
——写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闭幕之际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保障本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圆满闭幕。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链博会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据不完全统计,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从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到整车产品,覆盖智能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农产品和服务;以“源网荷储”为逻辑,展示电源侧、电网侧、负荷及储能侧等板块……在链博会上,能够看到经济发展环环相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密不可分。中国举办链博会,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会飞的电动汽车”具有自动驾驶、雷达避让等技术,全方位保障飞行安全;“小通诊所”可以提供慢病管理、医疗服务、康护服务、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透过首届链博会可以看到,上中下游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共同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智能“链”突飞猛进。
在智能汽车链展区,一台重约21吨的智能航空食品专用车吸引眼球。这台看上去有点笨重的“大块头”实际上非常“聪明”,它的身上装了许多雷达,通过5G算法等技术实现无人驾驶和无人作业。
在数字科技链展区,南京钢铁集团常务副总裁徐晓春介绍:“我们通过数字化的方法,把生产全过程与客户的生产车间进行对接,产业链供应的总周期下降1/3,库存下降了1/2,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新优势。”
链博会上,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以数字化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科技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也将加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养殖业、营销等多领域的应用。”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相关负责人叶剑说。
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绿色“链”已成趋势。
清洁能源链展区,风“吹”绿电来;绿色农业链展区,“绿智能牧场”源头减碳……链博会上,绿色发展理念随处可感可见。
在健康生活链展区,安踏带来了多款绿色商品,并重点展示了一项大型环保活动——山河计划,倡导消费者从自身做起妥善处理户外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我们致力于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共同为消费者带来舒适、环保、功能实用的绿色产品。”安踏品牌副总裁朱晨晔表示,近年来,安踏持续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入了SAC(永续成衣发展联盟),推动所有供应商在2030年前,在社会责任和环境审核中达到良好以上等级。
链博会期间,由中国能建牵头成立的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发布零碳倡议,包括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加强先进新能源技术创新协作、提升新能源投融资便利性等8项倡议,呼吁各方加快推进全球双碳合作进程。“未来,我们将坚定全面深化供应链创新,增强供应链韧性,助力建设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供应链体系,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说。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融合“链”更具活力。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际合作社联盟主办的“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合作社供应链展”受到广泛关注。来自韩国、巴西、新加坡等15个国家的22家合作社代表参展,展示中外合作社在农业供应链各个环节开展国际合作的成果。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际合作部部长丛山说:“各国合作社要践行合作社间合作的基本原则,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深入开展合作,不断增强合作社间的团结,共同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链博会上可以看到,更多中国企业正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各个领域,探索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向科技要效率。在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工作人员正在介绍自主研发的自动播种机。“农民只需遥控操作,充电一次可完成60亩地的工作,效率高漏种少。”深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开发研制了标准转运箱,可实现整车标准转运箱数据一次性读取采集,全链条安全追溯,大大缩短了农产品运输周期。”
攻克粮食减损核心技术、将冷链技术与制冰技术结合开发制冷业绿色方案、联合跨国企业提供农业区块链服务促进大宗农产品贸易标准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在中粮集团琳琅满目的展品背后,是全方位技术创新对产业链的全流程保障。“一直以来,我们持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数字赋能,助力保障农粮供应链安全稳定。”中粮集团对外合作部总监陈刚说。
向绿色要动力。当前,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共同选择,从绿色能源的产生到传输再到存储,中国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石油结合油气用电特点,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分布式光伏和风电,并推进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与风光处理特性相匹配的绿色生产方式。“迄今,中国石油已在风光发电、地热供暖、氢能、储能与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领域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累计风光发电装机291万千瓦,累计建成的地热供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建成加氢站15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江川说。
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建成33项特高压输电工程,跨省跨区输电能力260吉瓦,输送清洁能源比例超过40%,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敬东说。
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各方共同的心声。
深化合作、资源共享。链博会期间,GE医疗与国药器械共同打造了1000平方米的融合展台,并举办了医疗设备合资公司国药影像的品牌发布仪式。结合双方在生产、创新、服务和渠道上的互补优势,该合资公司初期主要为中国基层医疗市场提供包括CT和超声等在内的普惠型医疗设备。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张轶昊表示,首届链博会的召开,展现了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大国担当。GE医疗将继续汇聚全球资源,通过构建更紧密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医械双链从高端向超高端全面迈进,为全球经贸合作与发展作出贡献。
链博会上,亚马逊全球物流展示了全链路智慧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本地化服务。目前,亚马逊全球物流已经在国内10多个城市建立了本地团队,并在多个港口设立集货仓,为中国卖家提供集运输、仓储和智能补货功能于一体的仓储物流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海外站点拓展国际业务。我们将持续创新,通过不断升级的可视化供应链管理流程、持续深入的本地化支持以及灵活多元的跨境物流服务等战略重点,助力中国品牌货通全球。”亚马逊全球物流中国负责人张慧表示。
一辆新能源汽车涉及上万个零部件,如今在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不到40秒即可下线一辆车;利用中国种质资源优势培育的水稻走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高通公司与中国移动、小米、爱奇艺等国内互联网企业融合创新……链博会上,供应链变“共赢链”的故事比比皆是。
透过这一个个互利共赢的故事,我们看到,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在全球制造和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完整,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面向未来,中方将同各方一道,充分发挥自身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促进全球经济循环、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罗珊珊 林丽鹂 白真智)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
【人才强国新征程】
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东北地理所团队:
用智慧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许天舒
肥沃的黑土地,是地球上稀有的土壤资源,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这句顺口溜形象地说出了黑土地的肥沃,但在长年的深度开发和重点利用中,黑土地也免不了变薄、变瘦、变硬。
为更好地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动“揭榜挂帅”,集结院内27家研究所和院外71家单位,筹划“黑土粮仓”先导专项重大科技任务,与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打造了7个万亩级示范区,构建了区域适宜性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模式。
在这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中,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担任先锋军。作为专项负责人和前线总指挥,东北地理所所长姜明带领一支支科研攻关团队将热爱与信念“种”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
1.在盐碱地上奋勇拼搏
“大风卷起层层黄沙,沙粒击打着脸颊,又随着呼吸进入鼻喉,一不小心就会钻入眼睛。”东北地理所研究员、“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吉林西部)示范区负责人黄迎新,回想起多年前筹建大安(吉林西部)示范区长岭站时感叹,“吉林西部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很难生长。”
“长岭可不仅仅是刮大风!因为草木难生,夏天,蚊虫围着人转;因为地广人稀,冬天,挡不住的寒风吹得人骨头都发凉。”团队成员李强说,面对这么艰苦的条件,队员们却越战越勇,平均每年在长岭站工作约80天,最多的一年达130天。他们不仅令长岭站焕然一新,还不断优化着与良田、良种、良法相配套的农业种植大安模式,在盐碱地治理方面取得了突破。
“风雨兼程是野外工作的家常便饭。”李强说,“土壤呼吸监测实验是收集数据的重要途径,监测期为每两小时1次、连续监测24小时。有一次,团队在野外顶着烈日检测了一整天,结果晚上突然下起暴雨,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大家坚持在暴雨中完成了最后两小时的监测。”
2021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启动当年,团队探索出“埋秸秆造旱田”盐碱地治理新模式。黄迎新介绍:“通过实施秸秆改良盐碱地技术,原来没办法种植玉米的重度盐碱地可实现亩产玉米约300公斤,是当地平均产量的74%~94%。”
2023年春天,团队又对该技术进行了调整升级。秋天,丰收的喜讯传来。经过测产,位于吉林省长岭县的45亩试验田,借助“埋秸秆造旱田”盐碱地治理新模式,在改良成本从两万元每公顷降低到7200元每公顷的前提下,亩产达到了341.77公斤。
令黄迎新和团队成员欣慰的是,随着试验田喜获丰收,当地群众渐渐明白了科学种田的重要性,不仅主动询问试验田的相关研究,还帮忙看守试验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意愿,大家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黄迎新说。
2.精心为黑土地做“体检”
在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刘焕军心里,2023年4月26日到5月5日是一段难忘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区项目,东北地理所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16家单位以及“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其他团队,在三江示范区友谊农场开展了一场黑土地航空飞行综合观测实验。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共组织卫星15颗,过境达120次,使用航空遥感飞机搭载多种高精尖设备在天空进行观测,还组织地面近百人的大部队一同实施黑土地天空地立体监测。”刘焕军说,多频次的全面“体检”提高了黑土地耕地产能与质量监测能力,构建出黑土地耕地档案,建立了黑土地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数字黑土地”和农场黑土地资源“一张图”。
“队员们每天早上5点就要前往试验田,赶上洪涝就得穿着靴子蹚过及膝的水,水灌进靴筒,就像腿上绑了沙袋走在沼泽地里一样。每个人还要提着两个设备采样,腾不出手扒开玉米叶子,大家就用头顶出了一条路,脸上免不了被叶子划伤。晚上回寝室,刷掉靴子里的泥,就得晚上12点多了。第二天早上5点,又要开始新一天的采样。”团队成员王轶昂说。
如今,团队已经完成了友谊农场近200个样方的地面调查工作,为摸清测区黑土地土壤与耕地质量家底,诊断黑土地土壤与耕地质量及退化状况获取了科学数据。
依托于“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区项目打下的良好基础,2021年11月,刘焕军负责的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黑土地耕地质量多尺度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正式立项,项目将首次得出黑土地耕地质量的天空地完整监测数据,为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耕地“保驾护航”。
3.坚守一线发挥巾帼力量
眼镜后面是一双带笑的眼睛,说起话来温和而亲切。谁能想到,这位知性而温婉的女士,不仅自己做科研,还带着一群女性科技工作者顶着严寒和酷暑,在黑土地上奉献着青春。
“我们团队从2001年开始,就从事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建立了东北黑土区第一个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东北地理所研究员梁爱珍介绍,2021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打响,她又作为“薄层退化黑土保育与粮食产能提升长春示范区”负责人,带领巾帼队伍继续把论文书写在广袤的黑土地上。
团队成员黄丹丹说:“我常常在早上醒来时,看到梁爱珍老师凌晨三四点发来的消息。这么多年,我对梁老师的印象就没有变过,她仿佛就是为科研而生的,脑子里每时每刻都在想科研的事情。”
因为设备需要人工输入参数、完成设置,所以每一次野外测量,团队成员都全程坚守。“夏天,蚊虫一层层地围在身边。更令人害怕的是夜里有野生动物的影子闪过,看不清是什么,也不敢看。”黄丹丹说,“这都还好,最难的还是冬天。”
冬日里的吉林,黑土地已然结冻。拎着设备和大量的备用电池,梁爱珍带着团队成员,在空旷的雪地里穿行。“最冷的一次,接近零下30摄氏度。我们虽然穿着两件羽绒服和厚厚的雪地靴,贴着暖宝宝,但还是感觉寒风钻进毛孔里,冰冷刺骨。”黄丹丹回忆。
“尽管我们团队有75%的成员是女生,但每一次实地测量,她们都和男生一样坚持到底,只为了拿到更准确、更完整的实验数据。”梁爱珍骄傲地说。
而团队的成绩也值得骄傲:“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万亩示范区逐渐落地,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事业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团队多年的努力下,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5%、土壤入渗速率提升44%~69%,粮食平均增产10%,成本节约10%~20%;团队关键技术入选2023年吉林省农业主推技术。
“接下来,东北地理所将继续开展集中攻关,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提供更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借助‘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大幅推进吉林2035年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的进程,推动我国粮食产能和农业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姜明说。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
联系人:彩票官网登录注册
手机:19173136975
电话:0852-34428966
邮箱:34428966@googlemail.com
地址: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三江镇